清水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新甘肅·甘肅法制報記者齊洪德 通訊員馬 斌
今年以來,清水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健全“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社會治理模式,有力提升了基礎治理效能。
下好社會治理“一盤棋”
清水縣充分發揮綜治中心整合社會治理資源的職能作用,推行“中心吹哨、部門報到”運行機制,建立“1+3+X”駐崗辦公模式,整合綜治、公安、法院、檢察院、司法、信訪、民政7部門21名工作人員集中入駐縣綜治中心辦公,形成部門聯動、力量協同,一站式服務、一體化推進的工作格局,高效受理辦結各類事項50余件。
織密精細管理“一張網”
清水縣以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為目標,健全網格精細化服務管理體系,在現有18個一級網格、142個二級網格、267個三級網格和1010個四級網格的基礎上,按照原則上不超過300戶為標準,對城區4個社區原有的31個網格重新調整劃分,對農村戶數超過300戶的網格重新進行拆分,全縣四級網格新增至1061個,調整配強網格員1493名,構建了縣、鄉鎮、村(社區)、組(小區)“四級聯動”的網格精細化治理體系。推行網格事項清單化管理,落實網格員(片區長)掛牌公示、“網格巡查”等制度,有效推動了精細化的服務管理到戶到人。
創新聯動處置“新格局”
清水縣堅持以信息化為支撐,聚焦“六有”標準、八化“目標”,加強“五大平臺”建設,建成規范化實戰化縣級綜治中心1個,鄉鎮綜治中心18個,村(社區)綜治中心267個,配齊鄉鎮綜治中心主任18名,調整配齊鄉鎮及部門綜治信息員405名。積極搭建完善貫通縣鄉村三級的綜治信息平臺,采集各類信息事件97132件,已全部消除;政法跨部門大數據協同辦案平臺流轉“六類案件”106件,做到了案件全過程網上流轉、數據全系統共享應用、執法全鏈條監督管理,實現了社會治理實時感知、動態預警、聯動處置。
激活基層治理“新效能”
清水縣積極落實“一村一警、一小區一警”制度,探索推行“社區民警+輔警+社區干部+網格員+巷樓長”的社區治安模式,全面推行“白天巡防、夜間巡更”的治安巡防模式,構建了覆蓋全轄區、全天候的社會防控體系。健全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機制,完善“黨員干部雙報到”“3+2+X”“雙線雙辦雙評”等小區治理模式,深入實施“紅色物業”工程,加強小區物業黨建聯建,不斷提升城市小區治理效能,切實提高了群眾滿意度。
責任編輯:高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