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平安落地讓幸福生根
——黨的十八大以來白銀市平安建設工作綜述
新甘肅·甘肅法制報記者 鄭銀國
平安,民生所盼,也是發展之基。平安是幸福的源泉,平安是和諧的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白銀市牢牢把握統籌發展和安全這一根本要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把平安建設置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謀劃推進。目前,一張多層次、寬領域、全覆蓋的“平安網”已在銅城大地鋪就,群眾安全感從2012年的86.31%提升至2021年的97.32%。2020年,白銀市平安建設考核位列全省第四,榮獲“平安甘肅建設優秀市州”稱號。
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維護和諧穩定
十年來,白銀市始終把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作為一項源頭性、基礎性工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抓排查、促化解,有效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在縣、鄉、村三級普遍建立了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或工作室,在交通、醫療、婚姻等領域建立了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大力發展人民調解團、個人調解室,建成各類調解組織913個,人民調解員5600人。建立由綜治中心牽頭,民政、婦聯、司法行政等基層組織參與的“一體化”運行、“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機制,全市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8%以上。嚴格落實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把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全部納入評估范圍,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先后評估實施各類重大事項1776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白銀市公安局在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中,通過宣講、文藝節目、散發傳單等形式給群眾宣傳防詐騙知識。圖為白銀區片警正在給老人講解詐騙案例(2022年8月拍攝) 。 新甘肅·甘肅法制報記者 鄭銀國 攝
立體化防控體系筑起“安全網”
十年來,白銀市始終把構建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作為平安建設的重中之重,全方位守護著平安、呵護著百姓。堅持嚴打方針不動搖,接續開展了“云劍”“凈網”“斷卡”等專項行動,向電信網絡詐騙、“盜搶騙”“食藥環”等違法犯罪“亮劍”,十年間八類主要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9.9%,命案數下降42.3%??v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三年間共打掉黑社會性質組織7個、惡勢力集團16個、惡勢力團伙29個。大力實施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實現市、縣、鄉三級主要道路和重點區域全覆蓋。
“五治融合”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十年來,白銀市把共建共治共享作為根本目標,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抓手,深入開展黨建引領“五治融合”行動,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發揮政治引領作用,以“旗幟領航全域提升”基層黨建攻堅行動等為抓手,著力破難題、補弱項、強基礎,“村(社區)黨組織-村民小組(網格)黨支部-黨員中心戶”治理體系達100%。發揮法治保障作用,實施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八大工程”,建成“白銀司法融媒體工作室”“小律在線”微信小程序,24小時提供“全天候”法律服務,黨員群眾學法、知法、守法、用法氛圍更加濃厚。發揮德治教化作用,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8”建設工程,建立常態化道德“紅黑榜”發布機制,著力涵養良好家風、文明鄉風、淳樸民風。發揮自治強基作用,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和“三議五會”工作法,扎實推進“五社聯動”,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評更有保障。發揮智治支撐作用,建成覆蓋市、縣、鄉三級的數字政府運營指揮系統,“白銀快辦”平臺日益走入百姓生活,并依托市綜治中心,延伸開發了18個應用系統,努力打造白銀“平安大腦”。
“點線面”結合積“小安”為“大安”
十年來,白銀市堅持“點、線、面”結合,以三類平安創建為抓手,推動平安建設豎到底、橫到邊、全覆蓋,積“小安”為“大安”。在“塊塊”這個“面”上,開展創建平安縣(區)、平安鄉鎮(街道)、平安村(社區)活動,以基層平安促整體平安。省級平安縣(區)覆蓋率達80%。在“條條”這個“線”上,開展“平安校園”“平安醫院”“平安景區”等12個行業(系統)平安創建活動,以行業(系統)平安促全局平安。在“細胞”這個“點”上,開展創建“平安家庭”活動,以家庭平安促社會平安。
責任編輯:高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