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鋪就平安路
——康縣政法工作綜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康縣政法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平安中國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黨建為統領,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積極探索平安康縣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全力維護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構筑形成了“大平安”格局,連續三年榮獲“平安隴南建設優秀縣(區)”稱號,2022年獲評“平安甘肅建設示范縣”,在新時代趕考之路上交出了一份優秀答卷。
康縣縣委常委、縣委政法委書記袁東到長壩鎮開展“訪民意、化糾紛、促和諧”活動(2021年12月19日拍攝)。 康縣縣委政法委供圖
突出黨建引領 筑牢政治忠誠
始終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和省委《實施細則》,制定出臺了《康縣政法系統政治督察實施辦法(試行)》《康縣政法系統紀律作風督查巡查工作實施辦法(試行)》,全面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開展。不斷強化政治理論學習,將中共中央《關于鞏固全國政法系統教育整頓成果推進全面從嚴管黨治警的意見》,省委《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全省政法系統黨的建設的意見》等納入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和廣大干警學習培訓內容,把紀律作風建設貫穿政法工作各方面全過程,把學習和遵守黨章黨規黨紀作為經常性工作,以“三會一課”等為載體,通過“線上+線下”“集中+自學”等方式,深學細照篤行,做到學思踐悟,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切實筑牢政治忠誠思想根基。
突出打防并舉 維護社會穩定
堅持將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作為深化平安建設的重要舉措,系統謀劃、高位推進,構建網上網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一體化的社會治安防控新格局。健全完善公安應急處突指揮、勤務、訓練和保障體系建設,加強警種之間協調聯動,高標準組建55人的特巡警大隊,建立群防群治組織126支、標準化校園警務室44個,成立了一支由266名群眾組成的“康縣義警”隊伍,及時有效應對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不斷提升打擊犯罪的攻堅力量。有序推進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不良資產清收處置等工作,全力打準打狠“盜搶騙”“黃賭毒”“食藥環”等違法犯罪,實現社會治安持續向好。健全完善政法單位與行業主管部門信息共享、線索發現移交、通報反饋等制度,保持對黑惡犯罪露頭就打的高壓態勢。
突出固本強基 夯實基層治理
堅持以平安建設為主線,以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為切入點,以保障社會和諧穩定和人民安居樂業為落腳點,全力打好社會治理“組合拳”。緊緊圍繞縣委“三個共同”促振興目標任務,常態化開展“訪民意、化糾紛、促和諧”行動,多層次多渠道摸排不穩定因素,將風險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以資源整合推動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各級綜治中心基本形成了“一站式”服務模式,在排查防控違法犯罪、矛盾糾紛聯解、重點工作聯勤、安全隱患聯排等方面成效明顯。建立鄉鎮政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整合鄉鎮政法單位力量,加強經常性會商協調、協同作戰演練,有效防范處置各類風險。在長壩鎮山根村設立了“一站多能”綜合警務站,在平洛鎮團莊村建立社會治理“聯動”工作站,統籌條線力量、網格管理力量、社會力量,大力開展“微心愿”“鄉村夜話”“村民說事”“院壩會”“民事直說”等活動,豐富提升“背包警務”“無訴訟村”內容,以最簡單的方式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家門口“一站式”解決百姓的煩心事,打造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推動形成平安聯創、矛盾聯調、問題聯治、齊抓共管的基層治理工作格局。
突出機制創新 踐行司法為民
堅持“黨建引領+司法服務”,依托“黨群活動日”等黨建平臺,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多元的菜單式司法服務,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踐行主動警務,聚焦解決執法司法突出問題,深入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切實加強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建設。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積極推進科學分案、高效調解、速裁解紛、快審速判“四位一體”工作機制,健全完善執法監督案件評查的組織方式和評查規程,強化訴前主導以及對偵查、審判活動的監督,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地生根,量刑建議采納人數及采納率穩步提升,執法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突出隊伍建設 淬煉干警作風
堅持以四項抓手(抓思想建設、抓選用監督、抓業務培訓、抓機制建設)推進政法干部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通過擇優交流使用等舉措,選優配強政法單位領導班子和21個鄉鎮政法委員、綜治中心主任,實現了“黨管政法”向基層延伸。與紀委監委、組織部建立督查互通機制,出臺落實《康縣鄉鎮政法委員管理考核辦法(試行)》和《縣級政法單位黨組(黨委)和鄉(鎮)政法委員向縣委政法委員會請示報告重大事項制度》,確保政法委員隊伍履職依法依規、責權明晰。同時,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組織開展政法系統全員政治輪訓,持續開展“比學趕幫超”活動和多種形式的全警實戰大練兵,力促全警自覺提升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持續深化“以案促改”,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和權力運行,持之以恒正風肅紀,隊伍政治素質不斷提升,凝聚力、戰斗力明顯提高。
風正時濟揚帆起,擊鼓催征開新局。在今后的工作中,康縣政法系統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政法工作相結合,自覺把平安建設融入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縱深推進全面從嚴管黨治警,推動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升級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基層網格化管理,提升現代化社會治理能力,依法嚴打各類違法犯罪,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落實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務實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實干實績贏得人民群眾的最大滿意,全力維護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
砥礪十年譜新篇 奮楫揚帆起新程
——康縣人民法院十年工作回顧
十年風雨步履鏗鏘,十載寒暑篤行不怠。黨的十八大以來,康縣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全市“三城五地”遠景規劃和全縣“123335”綠色崛起美麗富民發展目標,堅持“縣委重點工作部署到哪里,司法保障就跟進到哪里,司法需求存在到哪里,司法服務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理念,以“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目標,堅定依法履職,服務經濟發展。先后受到國家級表彰3項,省部級表彰20余項,市縣級表彰80余項,為康縣“保穩定、防風險、促和諧”提供了優質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康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張某等15人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一案(2022年5月18日拍攝)。 康縣法院供圖
堅持黨建引領 筑牢黨性根基
十年來,康縣法院扎實開展主題教育,不斷淬煉政治品格、筑牢政治忠誠。黨組主抓夯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和意識形態責任,引導干警堅定捍衛“兩個確立”,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落實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抓黨建、帶隊建、促審判”,逐步形成了“兩結合、三提升、四推進”黨建工作機制,黨性根基進一步夯實。
堅持服務大局 彰顯責任擔當
十年來,康縣法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社會和諧穩定、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加強組織領導和宣傳發動,從嚴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審結涉惡案件4案12人,深入開展“六清”行動,形成常態長效工作局面。精選干警駐村幫扶,立足職能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在扶持產業發展、改善基礎設施等方面共計投入幫扶資金100余萬元。充分發揮線上立案、審判、執行等“非接觸式”訴訟服務作用,做到了防疫審判兩不誤。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積極協助康略高速等重點項目征遷工作,妥善審理征地拆遷、合同糾紛、勞務糾紛案件。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題調研和走訪民營企業家活動,了解企業發展困難和司法需求,護航經濟發展的審判工作機制逐步形成。妥善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審結金融借款糾紛案件900余件,標的達2億元。積極參與政策性貸款回收和法律宣傳,協助收回社會撫養費、精準扶貧貸款3000余萬元。掛牌成立康縣金融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為化解金融風險提供了精準司法服務。
堅持公正司法 質效指標提升
十年來,康縣法院受理各類案件15150件,審執結14740件。依法打擊刑事犯罪。全力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大局,高效準確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審結刑事案件777件,判處罪犯989人。妥善審理民商事案件。審結民商事案件9568件,調解撤訴結案5345件。深化家事審判改革,倡導“和為貴”理念,推行“離婚冷靜期”,柔性化解婚姻家庭糾紛案件2244件。依法化解行政爭議。認真執行異地管轄制度,對相關單位行政執法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嚴格審查,審結行政案件314件。通過邀請行政機關執法人員旁聽行政案件,選派資深法官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培訓,向行政執法部門發出司法建議等,有效推動依法行政。全力破解執行難,受理執結執行案件4207件,執行到位案款4.34億元。如期完成“基本解決執行難”目標任務,執行“3+1”核心指標長期位居全省前列。
堅持司法為民 回應群眾期待
十年來,康縣法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司法理念,通過延伸服務不斷滿足群眾司法需求。以“一站式”建設為主線,深入推進訴訟服務中心轉型升級。通過推動智慧法院建設,縱向暢通、橫向暢聯、數據共享的現代化訴訟服務格局逐步形成,讓信息化“多跑路”、老百姓“少跑腿”的工作目標基本實現。切實解決老百姓在訴訟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十年來依法減、緩、免交訴訟費41萬余元,發放司法救助款190余萬元,保險救助款2.7萬元。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在長壩鎮、店子鄉掛牌成立“無訴訟村”多元解紛調解室,選聘28家特邀調解組織、115名特邀調解員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多方協調、共治共享的多元解紛體系已經形成,訴源治理取得良好成效。
堅持培根鑄魂 夯實司法基礎
十年來,康縣法院堅持實干強基,筑牢法治事業長遠發展根基,不斷推動法院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A設施建設不斷加強。通過不斷健全輔助設施、逐步改善辦公條件,康縣法院機關和人民法庭各項功能更加齊全、設施更加完備、布局更加合理、環境更加優美。能力水平不斷提升。堅持分級分類、全員培訓和崗位練兵,開展各級各類業務輪訓,健全了專業法官會議、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制度,全院干警干事創業的精神不斷加強,執法辦案和服務保障水平不斷提高。隊伍結構持續優化。越來越多的高素質年輕干警進入法院隊伍,持續完成人員分類管理和法官入額遴選工作,法院隊伍能力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得到優化。特色法庭建設成效突出。不斷優化法庭布局、強化法庭功能,陽壩環境資源法庭、望關環保旅游法庭、大堡家事審判法庭等一批特色法庭相繼設立,在服務鄉村振興、保護生態環境、助推基層治理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傲⒄{審執”一體化機制全面運行,人民法庭將成為多元解紛的“橋頭堡”和訴源治理的“主陣地”。
堅持廉潔司法 錘煉忠誠鐵軍
十年來,康縣法院主動履行管黨治黨重要職責,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入開展“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司法作風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嚴格執行防止干預過問案件“三個規定”和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深入貫徹“五個過硬”要求,營造風清氣正的法院政治生態,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干警隊伍,以正視問題的勇氣和刀刃向內的自覺,扎實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不斷純潔干警隊伍,持續改進司法作風,把建章立制作為隊伍建設常治長效的有力抓手,各項管理不斷規范,廉政根基不斷夯實,政治生態不斷向好。
初心如磬行致遠,揚帆起航再出發。今后的工作中,康縣法院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守護法治信仰,維護公平正義,以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精氣神譜寫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恪守初心為民司法 踐行使命擔當履職
——康縣人民檢察院推進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綜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康縣人民檢察院堅持守正創新,能動履職,以高質量檢察工作服務保障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先后獲得全國、全省、全市先進基層檢察院、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室等多項榮譽,實現了創新跨越發展目標。
恪守為民初心 服務發展穩定大局
恪守為民初心,為大局服務,依法懲治各類刑事犯罪,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和諧穩定、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起訴危險駕駛、非法持有槍支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189人。批捕聚眾斗毆、尋釁滋事等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犯罪10人,起訴160人。批捕盜竊、詐騙、搶奪、搶劫等侵財犯罪55人,起訴91人,批捕毒品犯罪23人,起訴22人。積極參與電信網絡犯罪專項治理,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批捕49人,起訴43人,涉案資金4400多萬元,追贓挽損1300多萬元。
康縣人民檢察院開展“檢愛同行共護未來”送法進校園活動(2022年5月30日拍攝)。 康縣檢察院供圖
圍繞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推進“三號檢察建議”落實。逮捕涉及“套路貸”2人,起訴持有假幣、信用卡詐騙案件4人,起訴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涉眾型經濟犯罪14人,起訴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33人。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起訴影響脫貧工作案件29人,起訴涉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4人。推動國家司法救助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發放救助金12萬余元,防止因案致貧、返貧。認真開展聯系對口幫扶工作,選派9名干警開展駐村幫扶,向聯系鄉鎮提供各類幫扶資金50多萬元。圍繞污染防治攻堅戰,起訴非法捕撈、濫伐林木等破壞環境資源犯罪9件9人,辦理環境資源保護領域行政公益訴訟案件71件。
提供法律咨詢60余人次,批捕合同詐騙、非法經營等犯罪10人,起訴36人,維護企業和企業家財產權益,起訴職務侵占犯罪3人。提前介入陽壩銅業股權詐騙案并成功公訴,涉案金額達8000多萬元,維護了民營企業股權和正常生產經營,有力服務了地方經濟發展。
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檢察環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多元化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建成12309檢察服務中心并投入使用,開展線上線下信訪受理答復。踐行“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要求,接待來信來訪100余件次,化解矛盾糾紛69件,辦理控告申訴案件78件。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核查涉黑涉惡線索3件13人,提起涉惡公訴案件2件6人。充分利用檢察建議助力社會治理,提出社會綜合治理類檢察建議21份。組織各類法治宣傳活動100余場次,有效提供法治服務。
強化未成年人特殊、全面、綜合司法保護,持續落實“一號檢察建議”,受理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犯罪案件5人,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2人。開展心理測評17人次、心理輔導21人次,選派5名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開展送法進校園,積極構建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支持體系。
踐行檢察使命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踐行檢察使命,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堅持為人民司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依法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批捕232件384人,依法決定不捕46件68人,起訴639件966人,不起訴225件260人。監督立案45件45人,監督撤案105件105人;糾正漏捕12人,追訴13人,書面糾正偵查活動違法30件。加強刑事執行監督,辦理刑罰執行、羈押期限和羈押必要性審查、財產刑監督案件共65件。
樹立“精準監督”理念,全面提高辦案效率,辦理民事監督案件62件。強化農民工維權工作,辦理支持起訴案件5件。辦理民事申訴案件16件,注重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貫穿民事檢察監督全過程,并充分利用公開聽證制度,努力實現案結事了。做實行政檢察。圍繞實現維護司法公正、促進依法行政的共同法治目標,加大行政訴訟監督力度,既監督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又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辦理行政審判監督案件31件、行政非訴執行監督案件35件、行政機關不當履職監督案件43件,建議行政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線索19件。
履行公益訴訟檢察新職能,維護公共利益,立案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22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15件。聚焦食藥安全保護,維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率先開展“消”字號藥品專項治理;聚焦國有財產保護,針對人防異地建設費和違規領取低保金問題,監督有關單位認真整改,挽回損失500多萬元,避免國有財產流失;聚焦環境資源保護,監督整治破壞生態環境問題和城區二次供水問題,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44件,促進生態修復,守護綠水青山。
深化檢察改革 推動業務創新發展
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攻堅克難,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規范司法行為,不斷提升新形勢下依法履職能力。
全面落實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改革任務,加強“三類人員”分類管理,突出檢察官在司法辦案中的主體地位,完成了內設機構五部制“扁平化”管理改革,實行“捕訴一體”辦案機制,強化訴前主導以及對偵查、審判活動的監督。積極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地生根,量刑建議采納人數及采納率穩步提升。
積極配合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按時完成反貪、反瀆、預防機構職能轉隸工作,做到了平穩過渡。加強協作配合,進一步完善監察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持續發揮檢察機關職能作用。轉隸后,受理監察機關移送的職務犯罪案件11件17人,起訴9件13人,上級院指定交辦5件6人。
細化檢察官職權清單和隨機輪案規則。完善檢察官業績考評指標體系,激發干警工作活力。落實“案-件比”辦案質效標準,多項案件質量主要評價指標數據持續提高。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接待申請閱卷380人次,自覺接受監督,主動通報檢察工作56次。推進陽光檢務,發布各類案件信息1589條,舉辦檢察開放日活動22次。
鐵肩擔當鑄平安 忠誠奉獻護發展
——康縣公安局十年工作回顧
黨的十八大以來,康縣公安忠誠履職,守正創新,擎旗奮進,公安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黨建鑄魂 “忠誠鐵軍”更加堅定
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支部政治理論學習常態化,定期開展專題輔導,“忠誠、團結、拼搏、奮進”深入警心。常態化舉辦“公安夜?!迸嘤柊?,營造“學業務、促工作”的濃厚氛圍,業務技能明顯增強。組織多批次民警到先進省份參觀學習,抽調業務骨干到市局省廳跟班培訓,加強隊伍業務能力。堅持實戰導向,持續開展大練兵,從體能、器械、實戰技能等方面不斷強化,全警實戰技能得到大幅提升。
強基固本 公安基礎更加堅實
工作環境煥然一新。機關辦公大樓,周家壩等10個派出所業務技術用房、機關民警餐廳先后建成投入使用,派出所“五小工程”建設全面落實;局辦案中心(區)、指揮中心(合成作戰中心)升級改造全面完成,公安基礎設施大幅改善。信息化水平日新月異。先后建成視頻卡口52處、電子卡口18個、重點部位公共視頻249路,鎮、村主要道路公共視頻156路,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應用水平明顯提升。2015年公開擇優招考了172名事業編民警,已成為康縣公安中堅力量,2019年招錄特巡警隊員50人成立特巡警大隊,應急處突力量明顯增強,2022年新招錄社區輔警70人,極大緩解了基層警力不足的問題。警務資源深度融合。全面推行基層交警中隊和屬地派出所人員、業務、管理融合,實現“兩警合一”,并加強與特巡警、快騎中隊的聯勤聯動機制,警力優勢得到互補、戰斗力倍增。
立體防控 人民安寧更有保障
對嚴重暴力犯罪、電信網絡詐騙、盜搶騙、黃賭毒、尋釁滋事、打架斗毆、酒駕醉駕等多發高發違法犯罪,開展專項行動,全力打準打狠,實現社會治安持續向好。構筑防范體系。堅持防范為先,搭建“人防、技防、宣防”為一體的防范體系,建立軍警、警種、警民間的聯動聯查聯控工作機制,提高街面見警率、管事率。圍繞“人、地、物、事”等治安要素全面動態掌握,做實管住“重點人”、守住“關鍵地”、盯住“危險物”、管好“風險事”、管牢“網上云”五個重點,管理效能不斷提升。充分依托新媒體宣傳矩陣,邀請社會各界參與的“大宣傳”態勢,營造全民參與平安建設的濃厚氛圍。
民警、義警入戶走訪,征集群眾訴求和意見,及時解決民之所需、民之所盼(2022年5月5日拍攝)。 康縣公安局供圖
從優待警 干事創業更富朝氣
堅持提拔使用中青年干部,一大批“80后”“90后”干部走上了中層領導崗位,部分“80后”干部進入局黨委班子,破解了干部斷層斷檔難題;成立正科級事業性質警務保障中心,提升了事業編民警的干事創業熱情。關心關愛,凝聚團隊精神。定期開展困難幫扶、撫恤慰問,為民警子女發放助學補助金,全員購買意外傷害險,健全完善民警快速救治機制,定期組織健康體檢,隊伍歸屬感明顯增強。表彰獎勵,激發擔當作為。堅持典型引領,培育典型,先后有112名民警被國家、省、市、縣表彰,46個集體被國家、省部級表彰。以文育警,弘揚新風正氣。率先成立縣級公安融媒體中心,組建康縣公安文聯,成功舉辦“人民警察節”等系列活動,組織專人編纂《康縣公安史》,建成警察書屋、警察榮譽室、黨建文化長廊等警營文化陣地,不斷涵養新風正氣。
守正創新 基層治理更有成色
積極踐行“主動警務”理念,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高質量完成各類大型安?;顒?20余場次。2020年以來,連續三年破獲命案積案,連續三年績效考評位居全市前列。18個派出所全部建立了矛盾糾紛調解室,創建金牌調解室6個,形成“四個一”工作法,矛盾糾紛引發的各類案事件大幅下降。每年定期開展“向人民匯報”活動,創新實施“破小案、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惠小利”新“五小工程”,生動詮釋“楓橋經驗”內核與精神。探索實施“板凳警務”,持續深化進百家門、認百家人、說百家事、解百家憂活動,警民熟知度大幅提升。推行把業務裝進背包,還把社情民意裝進背包,將群眾需求送進千家萬戶的“背包警務”,被人民公安報等多家主流媒體推廣。扎實推進“一村一輔警+警務助理”網格管理模式,服務基層社會治理,逐漸形成全民參與創建平安鄉村的共建共治共享機制,全縣治安、刑事案件連續十年保持下降。
初心不改 公安服務更有溫度
長期堅持“流動車管所”每月一鎮巡回開展上門上牌辦證業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開展“三合一”就近服務,對基層派出所下放交通違章處理、車駕管、戶政、出入境等業務權限,減少業務審批環節,實現交管業務就近辦理。持續推進“甘肅公安政務服務平臺”“隴南公安網上戶籍室”“網上公安局”“交管12123”等網上服務,實現指尖服務“零距離”。創新推出戶政“十辦”措施,集中解決戶籍服務疑難問題,最大限度方便群眾辦理戶籍業務。
接續奮進創新發展 牢記使命服務百姓
——康縣司法行政工作十年綜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康縣司法局充分發揮“一個統籌、四大職能”作用,積極踐行“司法公正、服務人民”的宗旨,踔厲奮發、開拓創新、改革驅動,不斷滿足社會各界日益增長的法治需求,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黨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絕對領導,確保司法行政正確政治方向。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扎實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教育,歷練黨員、錘煉黨性、建強支部。以支部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健全完善黨組、支部、黨員管理制度,落實好“三會一課”制度,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制度規定,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搶險救災中全面檢驗黨員干部,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經常性開展警示教育,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防線。
泰定律師事務所村居法律顧問開展法治宣傳活動(2022年4月15日拍攝)。 康縣司法局供圖
持續推進司法行政隊伍“四化”建設,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干部履職水平。立足機構改革新起點,完善職能配置,科學建設職能股室,著力提升機關各股室、下屬各司法所及局屬各事業單位履職能力、工作效能、服務質量。著力提升改善辦公環境,推動基層司法所、機關及各事業單位標準化建設,建成16個標準化司法所,2000多平方米機關業務辦公用房。推進科技信息化規范化建設,建立了縣級司法行政系統指揮中心、社區矯正監督系統、安置幫扶遠程視頻會見系統等網絡信息化系統和行政復議審理室、標準化會議室、檔案室等功能室。狠抓思想教育、政治錘煉、業務練兵,扎實開展司法行政隊伍教育整頓、紀律作風專項整治及專業技術培訓,提升履職本領,鍛造“五個過硬”的司法行政隊伍。
統籌推動法治建設落地落實,法治賦能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努力推進法治建設各項任務落實落地,形成了各級黨委共抓法治建設、各級部門扎實履行法治建設職責、全體法治工作人員共同推動落實法治建設良好局面。健全制度機制,形成了行政執法規范文明、全民普法高效開展、司法公正廉潔、政府立法規范合法的良好法治工作機制。嚴格督導考核,建立督導通報和法治工作函詢機制,營造了法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圍。協同推進“放管服”改革、狠抓依法行政制度建設、督導落實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制度、深入開展法律“八進”活動,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推動法治政府建設不斷向更高水平發展。
履職盡責維護社會穩定,積極作為助力平安康縣建設。創新發展人民調解,打造“楓橋經驗”康縣模式,健全縣、鄉、村三級人民調解組織和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建設,出臺了《康縣村(社區)人民調解案件補貼管理辦法》,成立了“康縣金融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探索開展了人民調解個人調解室建設,公法司多元調解信息化平臺建設。建立各級調委會377個,個人調解室10個,共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5843起。依法強化“兩類人員”管理,堅持做到依法依規開展社區矯正工作,調查評估379人,集中教育6500人次,累計幫教1536人,發放安置幫教過渡性安置經費9.55萬元。
以人為本強化公共法律服務,加強供給滿足人民群眾法治需求。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努力建設普惠均等、便民高效、全域覆蓋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扎實推進全民普法事業。全面實現“六五”“七五”普法任務目標,順利開啟“八五”普法新局,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法治明白人”培育、學法示范戶培養、法律“八進”活動開展、法治文化廣場建設、普法宣傳員培訓等活動為抓手,深化線上與線下、集中與分散、分類與定向普法方式融合,整合律師律所、法律專業人才、普法志愿者等資源,壯大普法工作隊伍,高質量推動普法宣傳。全面規范和大力實施“一村一普法工作室”“一村一法律圖書角”“一村一紀法廣場”“一村一法律顧問”四個一工程,下移普法工作重心,夯實基層基礎,促進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建成法治文化廣場46個,培養“法律明白人”6500人,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44個,其中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1個、省級17個、市級11個、縣級15個。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建成32個法律援助工作站,350個村級工作室,實現了縣、鄉(鎮)、村三級立體化體系建設,有效融合了法律服務機構資源優勢,打通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十年來,累計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100余件,涉及受援人近3500人,挽回經濟損失3000余萬元,案件增幅年均超15%。大力發展公證事務。發揮優勢、加強宣傳、補齊短板、強化弱項,推進公證事務改革,開展公證網上辦理,盡可能為人民群眾辦理公證事項提供便利。
過去的十年,全縣依法治縣和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法治賦能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明顯。在今后的工作中,康縣司法行政系統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全市“三城五地”遠景規劃和全縣“123335”發展目標,踔厲奮發,守正創新,不斷加強政治建設,深度落實法治建設“兩方案一規劃”,全面落實“八五”普法規劃,努力提升服務人民群眾、助力社會經濟發展工作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認可度、滿意度。
責任編輯:高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