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組織書記專訪】
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見效 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訪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丁巨勝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洪文泉
“黨的二十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笔∽匀毁Y源廳黨組書記、廳長丁巨勝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自然資源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要求、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將結合行業實際,深刻把握、深入貫徹,扎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見效,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通渭縣北城鋪鎮生態避險搬遷安置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丁巨勝說,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將聚焦全方位推動我省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落實“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保障“四強”行動有效實施。按期完成省、市、縣三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報批工作,扎實推進全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加快全省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設,做到“數、線、圖”吻合。加快村莊規劃編制,力爭年底前發展類村莊規劃應編盡編。
地災避險應急演練現場。
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要素保障部門,全省自然資源部門將旗幟鮮明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充分發揮我省在資源稟賦、工業基礎、地理區位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一是大力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圍繞金、鐵、鎳、煤炭等戰略性礦種和鉛、鋅、地熱等省內優勢礦種,加大地勘基金投入力度,推進找礦突破行動。二是加快礦產資源開發轉化,推動隴東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發揮產業聚集和規模效應,挖掘中西部資源潛能,加大省內優勢礦種開發,確保全省能源資源產業供應鏈穩定。三是激發礦業市場活力,力爭全年出讓礦業權72宗,實現收益270億元以上。
地質勘探人員在野外調查作業
“我們要時刻牢記耕地保護是‘國之大者’,樹立底線思維和憂患意識,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筑牢糧食安全根基?!倍【迍俦硎?,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將把耕地保護作為土地管理的核心,從“批、供、用、補、查”全過程梳理、全要素管控、全方位保護,切實做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和年度“進出平衡”制度,堅持開源和節流并舉,落實永久基本農田補劃任務,加強新增耕地后續管控,解決“重整治、輕管護、有撂荒”等問題。運用遙感影像、衛片圖斑和信息化手段開展監測、巡查,嚴肅查處主觀惡性大、社會危害嚴重的違法違規問題。扎實推進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專項整治,穩妥有序開展非住宅類整治試點工作,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
地質勘探人員在野外進行勘探作業
甘肅生態地位重要,是黃河、長江重要水源涵養地,是國家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同時,又要面對生態環境脆弱、自然條件差的現實。丁巨勝說,全省自然資源系統要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綜合考量特殊省情實際,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自然資源高水平保護利用。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治理,確定差異化的生態修復思路,持續推進重點區域生態修復,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強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實施情況的督促指導,確保工程進度、質量、效益。研究探索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的模式、項目實施的盈虧平衡點,實現政府、企業、社會共贏。
化解登記難讓全省數十萬群眾拿到“紅本本”
“我們要深刻領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豐富內涵,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增進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上,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倍【迍僬f,一是打好“登記難”問題化解殲滅戰,造福城市群眾,推動全省化解工作走深走實。推進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改革,遏制“登記難”問題新發,保障群眾住房財產權利。二是打好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攻堅戰,加快推進安置點和安置住房建設,如期完成今年4萬戶搬遷任務,統籌做好基礎設施配套和就業、就學、就醫、養老等問題,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生活好、能融入。
岷縣鐵關鎮生態避險搬遷安置點。
群眾在“登記難”化解窗口辦理業務。
責任編輯:高富強